夺眶而出的成语故事


夺眶而出

拼音duó kuàng ér chū

基本解释眶:眼的四周。指眼泪无法控制地从眼里流出。形容心情非常激动或悲痛。

出处茅盾《子夜》六:“两粒大泪珠终于夺眶而出,掉在他的手上。”


暂未找到成语夺眶而出 的典故!
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

※ 与(夺眶而出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
成语 历史出处
不厌其烦 宋 袁燮《挈斋集》:“贽之先君,不惮其烦,而帝每不能听。”
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 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》:“进前即触途成滞,退后即噎气填胸,直得上天无路,入地无门。”
上气不接下气 清·无垢道人《八仙全传》第七回:“一霎时漂流数百里外,直把一个好义急公的老鼠淹得上气不接下气。”
轮扁斫轮 《庄子·天道》:“桓公读书于堂上,轮扁斫轮于堂下。”
回心转意 元 高则诚《琵琶记》第31出:“怕你爹爹也有回心转意时节,且更耐看如何?”
名山大川 《尚书 武成》:“底商之罪,告于皇天后土,所过名山大川。”
鉴影度形 清·李绿园《歧路灯》第102回:“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,一齐摆出仔细瞧看,或者寸纸,或者只字,鉴影度形,一概俱无,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。”
逸游自恣 南朝·宋·范晔《后汉书·梁冀传》:“少为贵戚,逸游自恣。”
奇才异能 唐 吴兢《贞观政要 择宫》:“臣愚岂敢不尽情,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。”
有去无回 柯岗《逐鹿中原》第11章:“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,有去无回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