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诗文 > 苏轼的诗 > 和陶归去来兮辞

和陶归去来兮辞

[宋代]:苏轼

归去来兮,吾方南迁安得归。

卧江海之澒洞,吊鼓角之凄悲。

迹泥蟠而愈深,时电往而莫追。

怀西南之归路,梦良是而觉非。

悟此生之何常,犹寒暑之异衣。

岂袭裘而念葛,盖得觕而丧微。

我归甚易,匪驰匪奔。

俯仰还家,下车阖门。

藩垣虽缺,堂室故存。

挹吾天醴,注之洼尊。

饮月露以洗心,餐朝霞而眩颜。

混客主而为一,俾妇姑之相安。

知盗窃之何有,乃掊门而折关。

廓圜镜以外照,纳万象而中观。

治废井以晨汲,滃百泉之夜还。

守静极以自作,时爵跃而鲵桓。

归去来兮,请终老于斯游。

我先人之敝庐,复舍此而焉求?

均海南与汉北,挈往来而无忧。

畸人告予以一言,非八卦与九畴。

方饥须粮,已济无舟。

忽人牛之皆丧,但乔木与高丘。

警六用之无成,自一根之返流。

望故家而求息,曷中道之三休。

已矣乎,吾生有命归有时,

我初无行亦无留。驾言随子听所之,

岂以师南华而废从安期。谓汤稼之终枯,

遂不溉而不耔。师渊明之雅放,

和百篇之新诗。赋归来之清引,

我其後身盖无疑。

苏轼简介

唐代·苏轼的简介

苏轼

苏轼(1037-1101),北宋文学家、书画家、美食家。字子瞻,号东坡居士。汉族,四川人,葬于颍昌(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)。一生仕途坎坷,学识渊博,天资极高,诗文书画皆精。其文汪洋恣肆,明白畅达,与欧阳修并称欧苏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;诗清新豪健,善用夸张、比喻,艺术表现独具风格,与黄庭坚并称苏黄;词开豪放一派,对后世有巨大影响,与辛弃疾并称苏辛;书法擅长行书、楷书,能自创新意,用笔丰腴跌宕,有天真烂漫之趣,与黄庭坚、米芾、蔡襄并称宋四家;画学文同,论画主张神似,提倡“士人画”。著有《苏东坡全集》和《东坡乐府》等。

苏轼共有诗(2851篇)

猜你喜欢

八音歌二首答黄鲁直 其一

宋代晁补之

金兰况同心,莫乐心相知。石田罹清霜,念此百草腓。

丝看煮茧吐,士听愤悱语。竹马非妙龄,美人恐迟暮。

谒显应观崔真君

宋代魏元若

磁州惠政泽流长,翊运於今有耿光。

金甲护迁驰白马,绛衣诞圣拥红羊。

感怀冬夜

明代赵迪

穷冬天地闭,积雪暗河关。身世随孤雁,家林隔万山。

江声回积梦,灯影对愁颜。遥夜心千里,萧萧两鬓斑。

送李知章下第归河北

宋代晁补之

斗鸡击剑邺王台,万古英雄死不埋。

子去悲歌宜有和,露萤白首亦常材。

访欧子建澹圃二首 其一

明代李孙宸

到来幽意惬,久坐野情长。有榭皆临水,无轩不极凉。

菊荣抽早蕊,兰晚茁馀芳。便作吾庐得,高眠到上皇。

城东行事去李简夫甚迩可以卜见而俱有往返之禁因戏为歌驰寄

宋代彭汝砺

故人咫尺水东头,我欲见之心悠悠。有足欲往不自由,形骸静对莺花留。

我思肥陵昔之游,云雾密锁城上楼。把酒待月生海陬,月到行午醉未休。